基本要求
稀释要求:无需稀释。
搅拌要求:将固化剂B加入涂料A中,使用电动搅拌设备充分搅拌以确保颜色和稠度均匀。
开放时间:搅拌后的涂料应于2小时内使用完毕。
基层处理
1.施工面上的灰尘、泥浆、油脂、污渍、青苔必须清除。
2.全面检查屋面及防水收边部位,修补所有裂缝、砂浆脱落等缺陷,防止清洁时水分渗入防水层下。
如用高压水枪冲洗应彻底干燥后才能进行防水施工,以避免起泡。
4.雨后施工,应太阳暴晒1天基面完全干燥后才可施工,避免起泡问题发生。
5.底涂处理:多数基面无需底涂,但某些基材为获得最佳附着力需进行底涂处理。施工前建议使用S65附着力测试(24小时后出结果),基测试显示附着力不足,应选用合适的基层处理剂。
6.老化沥青基面处理:需先涂AR20封闭型基层处理剂,防止沥青油渗出面层(页岩卷材和对外观无要求除外)。
最低施工要求
1.干膜厚度不低于0.6mm。
2.最低按2遍施工,第1遍0.35~0.4kg/㎡,第2遍0.5~0.6kg/㎡。
施工工具建议
1.滚筒:施工建议选择19~25mm绒毛滚筒。
2.喷涂:根据喷涂机功率及型号,喷嘴建议:
小功率喷涂机:621、625。
大功率喷涂机:633、635。
具体实际喷涂雾化效果为准,喷涂后采用有机溶剂清洗喷涂机。
3.刮涂:用3mm齿刮摊铺施工。
1.涂膜完全干燥不粘手后即可进行闭水试验。
2.涂料施工后,干燥期间避免夏季正午或高温,会增加起泡风险。
3.涂层干燥后7~15天后性能达到最佳状态,期间应避免极限性能测试。
4.凡是液体涂料施工,吸收性基材内的水蒸气膨胀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“气泡”现象,“气泡”程度不大或未被刺穿,整体防水系统的功能是不会被影响。经过一段时间保温层/砂浆层的水气挥发,“气泡”现象会自动减少或消失,属正常情况。
根据屋面结构情况,如有需要应加装排气管,并对排气管进行固定及防水密封,建议40~50平方加装1根排气管。
1.可在全年任何季节施工于经过适当处理的基材上。
2.用作密封和修复现有屋顶的保护性涂层,能防止渗漏并抵御恶劣天气造成的破坏性影响。
3.适用于老化沥青屋顶、改性沥青屋面、老化单层及橡胶屋顶、三元乙丙橡胶(EPDM)、聚氯乙烯(PVC)、喷涂聚氨酯泡沫(SPF)屋顶的防水或保护性涂层以及重新涂装。
4.适用于泳池、鱼池、天沟、消防水池、景观水池等长期浸泡水区域的防水翻新。
5.金属屋顶、混凝土屋顶、琉璃瓦屋面、集装箱、配电箱、玻璃房、房车、拖车及活动房顶等场景的隔热防水一体化。
6.适用于裂缝、切割缝的灌缝密封。
1.高固含低粘度的100%硅烷聚合物弹性涂层。
2.固化时与基材形成化学反应粘结,干燥基面渗透加成膜,双重防水保障。
3.潮湿基面或水中粘结附着,具有卓越的附力。
4.施工后1~2小时即可极速抵御雨水侵袭。
5.高反射率、高发射率,并具有优异的耐污性能。
6.具备卓越的耐溶剂和耐化学腐蚀性能。
7.可永久性积水区域和紫外线辐射(UV)的长期暴露。
8.符合VOC标准的无溶剂涂料。
9.耐霉菌和抗霉变。
10.易于喷涂、滚涂或刷涂施工。
15kg/组(净含量)
未混合搅拌产品,自生产日期起36个月。
储存于阴凉、干燥、避光处。
最低用量:1kg/㎡。
建议用量:1.5~2kg/㎡。